top of page
搜尋

为什么教孩子怎么去画画反而会扼杀孩子的艺术天赋

  • 作家相片: Faye Z
    Faye Z
  • 2024年6月28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月5日



毕加索有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长大后如何保持艺术家的本色。”这句话几乎成了艺术中心的“标配”——墙上贴着,网站上挂着,宣传单上印着。甚至连那些从未觉得自家孩子有艺术天赋的家长,看了这句话也会心动:说不定把孩子送到艺术中心,他们真能成为下一个毕加索呢!可当你看到这些艺术中心展示的作品时,不禁会怀疑:那些挂着这句名言的人,真的懂孩子的艺术吗?


在这些艺术中心里,艺术被教得刻板而机械。如果你想象不出那是什么场景,不妨回想一下社交媒体上常见的照片——孩子们整齐划一地笑着,每人手里举着一幅画,仿佛在庆祝某种“标准化生产”。没错,这些画确实出自孩子之手——当然,背后可能少不了老师的“神助攻”——但它们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活脱脱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美术机构老师的门槛并不高,很多机构的老师自己并不懂艺术,认为能照着图把一个东西画像就是画家了;也有的老师懂艺术,但是不懂儿童艺术,所以就自己受到的美术集训方法训练他们的儿童学生。也有的老师欣赏儿童艺术,但是为了“画效”,为了让家长觉得学费交得值,所以教给孩子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技巧,甚至于有的老师还喜欢动手给孩子改画,那些明显的橡皮印,悲哀地记录了孩子艺术天分被销毁的过程。


当然,也有一些艺术中心反对这种做法。它们会给孩子一个框架和步骤,然后鼓励他们在细节上“自由发挥”,并自豪地宣称:“我们这是在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家长们——通常对艺术教育的理念一知半解——看到孩子带回家的作品,往往会心满意足:画面整洁、构图完整,甚至还有点“高级感”——这显然不是孩子在家能独立完成的。


在我的艺术教学中,常有家长问我:“能不能教孩子素描?让他们画得更像一点?”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觉得哭笑不得。解释“为什么这不是最好的方法”往往比教孩子画画还难。有些家长会反驳:“学钢琴要上课,学画画怎么就不能教技巧?”或者“没有基础,孩子怎么把想象力变成具体的形状?”


我的观点很简单:艺术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创作本身就有价值。过早教技巧,反而会适得其反。


别误会——我并不是说孩子完全不需要学技巧。我想说的是,技巧不该通过刻板的课程硬塞给孩子,而应该在他们准备好了、感兴趣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学会——技巧是为了帮他们实现想法,而不是反过来。


当毕加索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时,他显然不是在谈论技巧。至少在我看来,他的意思是,孩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由去表达自己。给他们一支笔,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画起来——没有顾虑,没有评判,纯粹为了表达那一刻的感受。

“我用了四年时间学会像拉斐尔一样画画,但用了一生时间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


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并不是说他们具备把东西画像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能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画画对他们来说,不是复制眼睛所看,而是表达内心所感——​这个过程就像小鸟唱歌一样,自然而不费力。所以,告诉孩子们画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怎样去画,是摧毁他们艺术天分的最快捷的方式。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看到一只鸟的场景:他被鸟的样子和飞翔的动态吸引。他想把这种吸引力表达出来,于是拿起铅笔画下来——这种表达欲就跟就诗人写诗一样不吐不快。


他不需要知道鸟的解剖结构,他不需要画出完美干净的轮廓,他不需要构图理论,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用画出他对这个世界的一个新的体验——鸟。


他们的作品可能缺乏细节,或看起来不完整,甚至看起来很抽象,但通过线条和色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纯朴的体验,这种扑面而来的感受比那些在成人指导下画出的作品的干净整洁更具有感动人的力量。



为什么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呢?


因为孩子的大脑和我们不一样。对他们来说,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在纸上画下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象,而是他们的体验。就拿画鸟为例子,鸟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作为一个物体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他们与生活的奇妙碰撞。他们只是在画中把这种经验很纯粹地表现出来。换句话说,他们对鸟的感受和遐想就是鸟儿在他们内在世界的真实的样子,他们有坦诚地表达这种感受的欲望——不带任何粉饰、怀疑、判断、期望和约束。他们不会过度思考,只是自由地画——没有怀疑,没有评判,也不担心它是否“正确”。


这种原始而无拘无束的表达,是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失去的东西。这正是毕加索所钦佩的,也是他一生试图重新找回的东西——而讽刺的是,许多艺术老师,尽管初衷良好,却最终扼杀了它。


学习技巧永远不会太晚。事实上,当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概念时,技巧会更容易掌握。但那种真实性、内心的自由和勇气呢?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教”小孩子如何创作艺术。在我的画画课上,我更注重提供丰富的灵感素材,并鼓励他们去探索、表达,找他们自己喜爱的题材,用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创作。通过这种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无论他们最终是否成为职业艺术家,这种艺术表达能力都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滋养。





 
 
 

Comments


©2021 by artbeat academe. 

bottom of page